WE LOVE HKFA

香港電影資料館致力搜集、整理、修復、保存香港電影文化遺產,並推動香港電影研究。早於1992年開始籌建資料館期間,政府為方便管理,將它撥歸市政局(現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其他公營博物館一併管轄,並以同一模式營運至今。事實上,電影資料館(Film Archive)與一般博物館(Museum)的性質及功能大有不同,世界各地早就兩者有清晰的界定。政府剛於2007年6月通過「博物館委員會建議報告」,只著重提及公營博物館的管理模式及發展藍圖,卻對電影資料館今後的去向隻字不提。我們一群關心資料館的人對此深感憂慮,希望透過此平台,讓各界關注資料館以至文化保育的人士多作討論。

如果你關心香港電影資料館及本土電影文化保育的前途,歡迎加入討論,踴躍發表意見。如想發表文章,請電郵至: hongkongfilmarchive@gmail.com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鼓勵你發表署名文章,以示負責。謝謝!

22.8.07

FAQ3

整理:世怡

香港電影資料館提供的服務能協助甚麼人士?在甚麼範疇發揮作用?

館中資源中心是面對各方需求的前哨站,發揮無遠弗屆的作用。電影研究者、工作者、愛好者固然是中心內的常客,飽覽館藏,欣賞、細味舊電影。工作人員既在櫃枱為各式人士解答疑難,亦為來自海外的電郵查詢抽絲剝繭,追尋所需;中心同時是館中節目、出版等各組的強大後盾,協助各項計劃運用館藏,充實內容。

除了個別電影公司、導演等專題,資料館亦曾透過放映、展覽、研討會、工作坊,先後與嶺南大學聯合策劃《五、六十年代流行文化與香港電影》節目、「小說‧戲劇‧文藝片」工作坊;與浸會大學合作《時與潮──七十年代電影的變異》研究專題;與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及香港建築師學會合作探討探討建築與電影的互動關係等等。電影結合社會、文化、建築、歷史,是可去探討的課題之三四事而已,透過電影可去發掘的題材實在比比皆是。

下文摘自資料館《通訊》第23期(2003年2月)〈電影文化工作者談資料館的工作〉:

傅月美(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講師)

保存和推動,是兩件十分重要和重大的工作。保存是有關歷史,推動是有關未來。保存的工作,對電影史和電影研究都起著很大的作用,能夠知道過去,有所改進而跨往未來,故此電影資料館的工作十分重要。

舒琪(資深影評人)

我覺得目前資料館的工作做得十分優秀和出色。也許目前可以策劃一下怎樣把香港電影的歷史和過去的優秀作品往海外推廣。

鍾寶賢(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電影資料館對香港、華南及海外華人的商業活動和文化網絡的研究也十分重要,希望政府分配文康資源時,可考慮這種種因素,不要埋沒香港的歷史特點。電影工業在幕前幕後的發展和面貌也是十分重要的歷史教材,希望將來能有更多創新的課程,相互配合。

楊凡(電影導演)

作為創作者,若他曾好認真地對待一件創作,那件作品一定是其心血;與其自己不能把這份心血好好保存,何不把它交給一個好的機構替你保管呢?我希望,亦相信資料館會一直好好的做下去,將香港電影人的心血,不論是大家捐出來的,還是資料館收集回來的東西,好好保存下去。

朱順慈(從事寫作、攝製及教學)

香港電影資料館可以考慮舉辦多一些能引發學生對本地電影歷史的興趣的專題展覽,又或者為學生開辦欣賞電影的工作坊。資料館豐富的館藏,跟學校的某些課程有關,資料館或可針對教師多作相關宣傳,讓教育界多些使用這裡的資源。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