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香港電影資料館的前途
作者:盛安琪
從1995年以學生身份首次踏足香港電影資料館的籌備辦事處,到今天在資料館擔任全職工作都已經第七個年頭,我可以說親身見證了資料館的成長,對她有份難以名狀的深厚感情。今年五月,得知政府擬就公營博物館的管理模式進行改革,而此舉將對香港電影資料館的未來有著深遠的影響,故作為資料館的一員,我和我的同事都對這次的改革報告深表關注。
為了讓各界對這次事件的發展先有個初步的了解,我特別將有關的時間表和報告書的內容概要地表述如下:
2002年
- 康文署委託顧問公司研究公共博物館未來的管理模式
2003年
- 有關的顧問報告完成,當中建議設立「博物館管理委員會」的法定組織
2004年11月
- 民政局成立博物館委員會,並就博物館管治模式進行研究
2007年5月
- 委員會完成研究報告,並提交民政事務局局長
- 委員會舉行首次的員工諮詢會,會上簡單講解報告的內容
- 局方迅速地公佈「原則上接納委員會在報告內提出的建議」
2007年6月
- 委員會再次舉行員工諮詢會,公告建議獲局方原則上接納,並於日內會提交立法會討論;同時又「象徵式」地聽取了部份員工的意見
- 「博物館委員會建議報告」提交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作討論
博物館委員會的建議報告共涵蓋六個課題,包括:
1. 公共博物館服務發展策略
2. 提升服務表現及入場率
3. 民間參與和夥伴關係
4. 公共博物館經費
5. 公共博物館的管治模式
6. 公共博物館的員工發展
報告書內,最引起大家關注的應是管治模式改革的部份。當中,委員會建議三年內成立一個法定博物館管理委員會,接手管理和營運公共博物館。而管治架構則建議分成兩層,包括一個法定博物館管理委員會和數個管理特定博物館群的小組委員會。
有感這份報告書內,存有太多含糊和空白的部份。同時,局方在未有好好正視「博物館」和「資料館」在功能和性質等各方面的分別前,便擬輕率地將兩者日後的管理和發展模式集中討論、處理,都教我們一班在資料館工作的員工感到徬徨和焦慮。因此,透過這個「部落格」,我們希望提供世界各地資料館的管理和結構模式,供各位作參考,並從而讓大家多了解「資料館」在功能和運作上跟博物館有甚麼不同。
此外,我們亦期望透過這個平台,跟來自文化界、電影界、學術界,及所有關心資料館未來發展的人士,一起分析、討論「香港電影資料館」:(1)若維持原狀,繼續由政府營辦;或(2)在法定博物館管理委員會下成立「香港電影資料館小組委員會」;甚至(3)參考博物館的管治模式,成立一個法定的香港電影資料館管理委員會等不同的建議方案時,將可能產生什麼樣的利與弊。從而,嘗試去歸納一套較為完整、具體,又能配合香港社會環境,切合大多數人願望的管理、結構藍圖,提交予局方作參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