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LOVE HKFA

香港電影資料館致力搜集、整理、修復、保存香港電影文化遺產,並推動香港電影研究。早於1992年開始籌建資料館期間,政府為方便管理,將它撥歸市政局(現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其他公營博物館一併管轄,並以同一模式營運至今。事實上,電影資料館(Film Archive)與一般博物館(Museum)的性質及功能大有不同,世界各地早就兩者有清晰的界定。政府剛於2007年6月通過「博物館委員會建議報告」,只著重提及公營博物館的管理模式及發展藍圖,卻對電影資料館今後的去向隻字不提。我們一群關心資料館的人對此深感憂慮,希望透過此平台,讓各界關注資料館以至文化保育的人士多作討論。

如果你關心香港電影資料館及本土電影文化保育的前途,歡迎加入討論,踴躍發表意見。如想發表文章,請電郵至: hongkongfilmarchive@gmail.com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鼓勵你發表署名文章,以示負責。謝謝!

9.8.07

FAQ 1

整理:世怡

為甚麼需要電影資料館?資料館的工作是甚麼?跟博物館有甚麼異同?

香港電影自二十世紀初萌芽,戰後復元,五、六十年代以降踏進黃金時期,七十至九十年代漸而蜚聲國際,過往上萬部的出品,實在是香港莫大的文化遺產。然而,直到七十年代中香港國際電影節著手籌辦香港電影回顧,困難重重,大家才驚覺電影拷貝和相關資料保存的重要性,大力呼籲成立香港電影資料館,搶救僅存所有。呼籲二十年,卒於九十年代初成立籌劃辦事處,2001年開館,開放提供服務。

電影資料館保存和收復影片拷貝,搜羅相關的任何資料,包括影片的錄影帶、LD、DVD、VCD、劇照、海報、特刊、報章廣告和報導等等。搜集回來的資料,會加以整理,輸入電腦系統供檢索,俾能進行研究、出版,舉行放映及展覽。

資料館的成立,首重保存影片,以免愈加散佚,而史料的徵集和整理工作浩翰,不可能徒賴民間難苦經營。至於收藏相關實物,則有待電影博物館進行。

資料館和博物館同樣有搜集、修復、編目等方面的功能。可是,有別於一般的博物館,香港電影資料館特設資源中心,讓學者以及任何有興趣的人士到來瀏覽館藏,推動研究;館中展廳只敷作小型展覽,與專題放映相互配合。至於博物館,則以收藏和展出實物為主,藏品較以文獻為主的資料館範圍有別,作用亦與資料館迴異,博物館往往主力透過籌辦常設以及特備展覽及有關活動,去推動文化。

現時香港沒有電影博物館,將來有電影或影像博物館的話,兩者勢必分擔不同的角色和任務,讓香港電影文化承傳下去。

No comments: